文明新风似春风,别样“清明”一样“情”
芳草萋萋正逢春,
落花飞絮清明时。
当疫情遇上清明,
今年,
更多的市民展示了
不一样的清明“打开方式”,
在特殊时期以特别的方式祭扫,
让传统节日更文明、清朗。
现 场 祭 扫
今天(4月4日)一早,在圣皇庙公墓里,扫墓的人三三两两,明显比往年少了许多。他们大多戴着口罩。据了解,从3月下旬开始,桐乡各墓园不断迎来有序祭扫人流。但特殊时期,不少前来祭扫的家庭都选择派出两三个人作为代表。
小布注意到,墓地周边的围墙也都挂上了“植树献花祭亲人 生态健康又文明”等内容的横幅,“文明祭扫、绿色清明”氛围浓厚。
上午10点,小布来到龙山公墓时,虽然车流量较大,但基本没有出现拥堵情况。市民在进门前都需配合工作人员出示“健康码”,经过体温测量后进入墓区。献上一束鲜花,轻轻擦拭墓碑,向故去的亲人表达无尽追思,成为市民的普遍选择。
“今年的扫墓周期拉得比较长,人流相对分散。”龙山公墓管理处主任范国强介绍,扫墓提前,很大原因是市民错峰出行扫墓意识的提升。
小布注意到,前来扫墓的市民大多带着鲜花。公墓入口,还设置了文明祭祀倡议书,同时配置“纸钱换鲜花”自愿服务点。墓区内,大部分墓碑前都摆放了黄白色的菊花,显得干净整洁。文明祭祀、绿色祭扫方式受到市民的欢迎与认可。
今年,我市还成立了清明节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临时指挥部,制定《桐乡市清明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化解预案》,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,全力护航清明安全祭扫。
线 上 祭 扫
受疫情影响,今年的清明祭祀活动让市民接触到了更多的祭扫方式。跨越时空,将现实的公墓“搬迁”到网络上,随时随地可祭奠、缅怀己逝亲人。今年清明节前,“云祭扫”新模式成为不少市民的祭扫新选择。
缅怀先人,重于心不拘于形。前期,市传媒中心联合市文明办推出了“网上清明 文明祭祀”网络祭祀平台,我市还开通了公墓免费代祭热线电话,为市民提供“云祭扫”“免费代祭”等服务,市民可以通过线上献花、留言或请公墓工作人员代祭等形式,缅怀先烈、追思祖先。
革命历史纪念馆自3月26日起,已陆续为47位烈士亲属提供代祭服务,通过鞠躬致敬、进献鲜花等绿色文明方式祭奠英烈。而在“网上清明 文明祭祀”网络祭祀平台的“公祭英烈”板块,献花、鞠躬的人络绎不绝,纷纷表达对英烈的追忆之情。
改变的是形式,不变的是对先辈的尊重和敬仰、对亲人的追思和怀念。截至目前,我市已有2.6万余人次进行了在线祭扫,网上共祭新风正持续升温。
文 明 新 风
慎终追远、缅怀先辈、悼念先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,而清明时节正是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时刻。在这样一个日子里,我们看到,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响应“文明祭扫、绿色清明”的倡议,甘做移风易俗、弘扬社会新风的一颗颗种子。
传统习俗并非一成不变,在疫情的影响下,很多传统习俗正在逐渐改变。如今,承载中国千年饮食文化的筷子和勺子,也正引发新“食”尚——使用公筷公勺、健康分餐,从餐饮机构到普通家庭,逐渐成为每一名桐乡人的自觉行为和文明风尚。
清明有气清景明之意,
相信在春风化雨的滋养下,
这一颗颗文明的种子,
必将盎然生长,
展现出一片更新更美的文明风景,
让文明新风延伸到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,
让文明新风真正吹入人心。